2025年10月18日至20日,“学无界,龄无限”2025首届上海老年学习课程展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华东师大老年大学携“课程+讲座+赛事+展演”重磅亮相,全方位展示华东师大老年大学富有特色的老年教育成果。其中,华东师大退休艺术团走秀队带来的旗袍秀《上海谣》,在“学习之光,点亮金色年华”上海市第十届九九重阳节展演活动中惊艳登场,用优雅姿态书写了银龄风采。
舞台绽放:旗袍雅韵演绎老上海风情

华东师大退休艺术团走秀队旗袍秀《上海谣》
当《上海谣》婉转悠扬的旋律在展演现场响起,华东师大退休艺术团走秀队的成员们身着素雅旗袍,款款步入观众视野。她们步态从容稳健,姿态端庄挺拔,笑容里满是自信与从容,仿佛将老上海的风情画卷徐徐展开,让时光都为这份跨越年龄的优雅驻足。这支走秀队的平均年龄达67岁,队员们大多是退休后才接触走秀,没有耀眼的聚光灯履历,也缺乏专业的舞台经验。但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让她们跨越了年龄的阻碍,成为舞台上最耀眼的“追光者”。在《上海谣》的演绎中,她们将老上海的温婉与灵动融入每一个步伐、每一个转身,既展现了传统服饰的韵味,更传递出对美好生活的深情礼赞,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日常排练:以热爱为基,打磨每一处细节

华东师大退休艺术团形体室
舞台上的精彩绽放,源于台下日复一日的坚持与打磨。走秀队的队员们大多肩负着家庭琐事的牵绊,却始终挤时间投入排练,每周固定开展1次集中训练,每次训练时长不少于2小时。排练现场,队员们的学习热情丝毫不输年轻学子。专业指导老师从步态节奏、肢体姿态、表情管理等基础内容教起,她们便逐字逐句记笔记、反复观看课件视频,对着镜子矫正每一个细微动作。遇到动作不协调的队员,大家会主动结成“互助小组”,手把手传授技巧、互相纠错;为了精准把握《上海谣》的韵律感,她们会反复聆听歌曲,将旋律节奏与步伐速度精准匹配,甚至在家中也对着客厅的镜子反复练习。队员们常说:“走秀不是简单的‘秀一把’,而是要把对生活的热爱,通过最美的姿态传递出去。”这份执着让她们的身形愈发轻盈,精神状态也愈发年轻。
队伍建设:明确目标,打造特色银龄品牌

退休艺术团赴滴水湖国际软件学院开展交流活动
作为华东师大退休教职工群众性团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退休艺术团始终以“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为核心建设目标。在学校老龄办的支持下,队伍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形成了“专业指导+骨干引领+全员参与”的建设模式。艺术团走秀队的品牌特色日益鲜明,以“传统美学+银龄风采”为核心,深耕旗袍秀、传统服饰展演等特色项目,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展现当代退休教职工的精神风貌;注重“包容性与成长性”,无论队员基础如何,都能在队伍中获得针对性指导,实现个人气质与走秀技能的双重提升;坚持“以演促练、以展促学”,积极参与各类老年文艺赛事与公益展演,让队员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收获成就感。
校团融合:课程共建,搭建银龄成长平台
2025首届上海老年学习课程展华东师大展台
华东师大退休艺术团与老年大学开启深度融合新模式,携手构建起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良性发展格局。老年大学向艺术团开放舞蹈、声乐、形体训练等核心优质课程,为艺术团的日常训练筑牢基础;艺术团则成为老年大学教学成果的展示窗口,队员们在各级各类展演中的优雅风采与专业表现,展现了老年教育的丰硕成果,以生动实践吸引着更多退休教职工走进老年大学课堂、加入艺术学习行列,实现双方资源互通、价值共赢。
团队生态:多元融合,营造温暖集体氛围

校党委副书记孟钟捷慰问退休艺术团合唱队
华东师大退休艺术团不仅有走秀队,还涵盖合唱队、舞蹈队、朗诵队、摄影队等多个分队,校党委副书记孟钟捷于今年9月专程慰问艺术团合唱队,肯定了大家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精神风貌。这份关怀让队员们倍感温暖,也为艺术团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各分队之间常开展跨界交流活动,形成了“艺术互通、资源共享”的良好生态。队员们在排练之余分享生活趣事、交流养生心得,遇到困难时互相帮扶。有队员生病住院,大家会自发组织探望;节日里,还会一起举办小型联欢活动,增进彼此情谊。
未来,华东师大退休艺术团将继续深化与老年大学的合作,丰富共建课程品类,拓展展演交流渠道,计划推出结合校园文化、城市发展的系列艺术作品,把“学无界,龄无限”的理念传递给更多老年人,让每一位心怀热爱的长者都能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闪闪发光。
来源:退休艺术团
文:李海芬、白露
图:白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