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积极老龄观,共筑敬老新篇章——华东师范大学2025年敬老月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25-10-31浏览次数:49

202510月是全国第十六个“敬老月”,1029日(重阳节)也是上海市第38个敬老日,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营造学校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华东师范大学在9月至10月期间,组织开展了文艺演出、校情通报、教师节致敬、成果展示、健康护航、参观座谈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一、承办上海市喜迎敬老月文艺演出

2025926日,华东师大在普陀校区思群堂举办“同心共筑中国梦 双节欢歌盛世情”暨喜迎全国第十六个敬老月文艺演出,活动由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办,上海市高等学校退休教职工管理委员会、上海市退休职工大学协办,华东师大承办,是敬老月期间的标志性活动。

校党委副书记、老龄委副主任、老年大学校长孟钟捷致辞,向离退休前辈致以节日问候与崇高敬意,回顾学校70余年办学历程,强调老同志作为“新中国教育事业奠基者、学校改革发展亲历者、‘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精神践行者”的重要价值,同时介绍学校“十四五”收官、“十五五”开局关键期的发展规划,包括优化“4321”学科结构、拓展“一校三区”办学格局、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等举措,并承诺持续完善老同志服务保障体系,提供全方位精细化关怀;上海市退管办党总支书记、主任、市退休职工大学校长李伟也致辞,肯定活动对弘扬孝亲敬老传统、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共建老年友好社会的意义,提及上海深化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方向。在“祖国有我老骥伏枥”篇章中,市退管办副书记、副主任刘青为“寻找身边的助老爱心使者”征集宣传活动获奖代表颁发荣誉证书,表彰其在敬老助老领域的无私奉献,现场以热烈掌声致敬“爱心使者”,强化社会敬老助老导向。

演出汇聚多所高校及单位的优质节目,华东师大老年大学带来二胡演奏《奔驰在千里草原》,旋律激昂,展现豪迈气势;上海外国语大学离退休教职工乐队呈现器乐合奏《走进新时代》,气势恢宏,传递新时代活力;上海市退休职工大学舞蹈队表演舞蹈《花好月圆》,舞姿灵动,诠释中秋团圆美好。同时,活动通过线上平台同步直播,吸引广大老同志云端参与,既丰富离退休老同志精神文化生活,展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风貌,又加强学校与老同志、兄弟高校、市级部门在老龄工作领域的交流合作。

二、举办校情通报会暨形势报告会

敬老节前夕,学校召开离退休干部校情通报会暨形势报告会,结合国家老龄工作相关政策、上海市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部署,以及教育领域改革发展趋势,为离退休干部解读相关政策红利与发展形势,同时倾听老同志对学校发展、老龄工作服务的意见建议,搭建学校与离退休群体的双向沟通桥梁。

雷启立副校长首先代表学校向老同志致以节日的问候。随后,他从学校基本概况、学科布局、国际交流、综合实力等方面,全面介绍学校总体发展情况;重点阐述了过去一年学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关键举措与显著成效。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关键节点,雷启立还围绕“谋划学科新布局、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开拓办学空间新格局、提升国际化水平”等维度,详细解读学校“十五五”重点工作方向。他强调,“十五五”时期是学校加快建设“引领育人创新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机遇期、关键窗口期、攻坚突破期,恳请各位老领导、老同志继续关注和支持学校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携手助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学校特邀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院长、上海创智学院全时导师、上海市重大专项教育大模型项目组负责人周爱民教授,为老同志作形势报告。周爱民以“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全球背景为切入点,介绍了华东师大主动布局、自主研发教育大模型“启创InnoSpark”的全过程,并详细讲解该模型的研发进展与赋能教育的实践成果。他通过具体案例,生动展示了教育大模型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作文批阅、创造力测评、东巴文智能翻译等场景的应用,既让大家直观感受到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变革,也充分彰显了华东师大依托教育学、心理学等优势学科开展人工智能研究的实力与底气。

三、教师节期间致敬退休教师

2025年教师节期间,学校开展多项活动,彰显对退休教育工作者的尊崇与关怀。学校在普陀校区科学会堂举办教师节主题庆祝活动,钱旭红校长向离退休老教师致以感谢与祝福,银龄教师马庆发、王平作为退休教师代表参会,学校老龄办以《教师节致敬!华东师大离退休教师以银发余热献力教育强国》刊发主题文章,宣传展示华东师大离退休教师在传承红色基因、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学术创新等领域展现出的卓越风采。

丽娃书画社、老龄办、档案馆、老教授协会于教师节当天在国际汉语文化学院联合举办华东师大“五老”书画展开幕式,以“师道丹青翰墨情深”为核心主题,展出退休教师的书画作品,通过笔墨艺术展现教育情怀与退休风采,邀请在校师生与退休教师共同观展交流,传承尊师重教传统。退休艺术团丽娃合唱队50余位退休教师亮相上海市教师节大会,以一首深情的开场合唱《教师之歌——我心清澈》,为全市教师送上了最真挚的节日祝福。活动中,校党委副书记孟钟捷专程看望了演出人员,对他们的精彩表现表示祝贺。

四、展示老年教育丰硕成果

华东师范大学老年大学依托高校优质教育资源,主动承担起面向社会开展老年教育的重要职责,以“办好一流老年大学”为工作目标,在“精品化课程建设”“特色化课程开发”“高水平短期班培育”“第一、二、三课堂融合”等环节持续创新,在老年教育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敬老节期间,《上海教育》终身教育专刊以《紧扣时代脉搏 发挥高校优势建设高水平老年大学》为题,专题介绍华东师范大学老年大学创新发展的实践探索。

2025首届上海老年学习课程展于1018日至20日在上海展览中心正式举办,展期共计三天。作为国内首个聚焦老年教育及终身学习领域的主题课程展,本届展会是上海推动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重要实践举措,以“学无界,龄无限”为核心主题。华东师范大学老年大学携新推出的“AI探索之旅”“中外电影欣赏”“爵士摇摆舞”“唐宋散文鉴赏”“中医理论基础”等新课程亮相,其现场展示的学习机器人亦吸引众多观众驻足围观。1118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兼副研究员肖玉敏,作为专家参加同期举办的家庭教育主题讲座,围绕“老年人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展开专题访谈。1119日,“工银爱相伴”2025年华东师范大学老年大学钢琴友谊赛如期举办,老年大学学员参与热情踊跃,47名学员入围初赛。1120日,华东师范大学老年大学在展会现场推出海派玉雕、海派香事、掐丝珐琅工艺互动展示。此外,华东师范大学老年大学朗诵班受邀承担大会演出任务,现场表演合诵《中国心》;华东师范大学退休职工艺术团表演旗袍秀《上海谣》。

10月,由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开展的2025年“寻找身边的助老爱心使者”征集宣传活动结果正式揭晓,华东师大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青年教师陈闹获评上海市“助老爱心榜样”称号。作为高校青年教师,他积极投身老年教育事业,以热心、耐心、细心的态度和扎实的专业素养,成为帮助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的“暖心引路人”。2025年春季学期,陈闹为华东师范大学老年大学开设《智享晚年——老年人的AI探索之旅》新课程。该课程不仅助力老年大学实现课程体系迭代,使课程设置更贴合老年学员的新兴趣需求与学习目标,也为老年教育课程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向。

五、为离退休教职工健康护航

2025年华东师大启动“银龄健康行动”,于830日举行签约启动仪式暨2025年银龄教师欢送会,校党委副书记、老龄研究院院长孟钟捷等校领导出席,联合上海悦心健康集团、上海贝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玖治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光明城市服务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以及上海市养老服务和老龄产业协会智慧养老专委会,为支援边疆的银龄教师提供多方协同的健康护航服务,覆盖健康监测、医疗保障等维度,解决银龄教师后顾之忧,助力其更好发挥教育支援作用。

928日,华东师范大学与普陀区中心医院开展党建共建合作,学校老干部党委书记、老龄办主任张军代表老龄办党支部,与普陀区中心医院行政第一党支部书记朱林筠共同签署支部共建协议。通过共建机制,为离退休老同志提供便捷的就医绿色通道、健康咨询、义诊服务、慢病管理指导等专属健康保障,简化就医流程,提升就医体验,切实守护老同志身体健康。同期,“心心相印健康专列”为老服务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聚焦华东师大退休教职工(尤其是高龄、行动不便群体)的就医出行痛点,明确每周四上午安排专车定点接送,为退休教职工提供“从家门口到院门口”的一站式就医保障,以实实在在的举措破解退休教职工就医难题,成为校院携手服务老年群体的重要纽带。“健康专列”专车服务已于1016日在师大一村、师大二村首次运行,受到周边退休教职工欢迎。每月健康讲座、义诊等活动也将定期开展。

1029日,学校组织部分退休教师代表和老干部工作者参加在闵行大零号湾上海市养老科技产业园举办的“智享乐龄.大零号湾”智慧养老产品体验活动,让退休教师第一时间接触并体验到最适配的养老科技产品,为其选择优质养老服务提供参考。

敬老月期间,学校还联合斯米克集团开展适老化改造专题宣传活动。通过敬老节大会、退休教职工座谈会等渠道,向离退休老同志普及适老化改造的重要性、改造内容及申请流程,涵盖居家安全防护、便捷生活设施升级等维度,为有需求的老同志对接优质改造资源,提升退休生活的安全性与舒适度。

六、各二级单位广泛开展敬老活动

敬老月期间,学校向各二级单位发出《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敬老月”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基层单位围绕“敬老、爱老、助老”主题开展各类敬老活动,形成全校联动氛围。老干部党委为离退休干部举办祝寿活动,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举办退休教师茶话会,教育学部开展退休教师重阳返校活动,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举办“老教师回娘家”活动,出版社开展“欢迎老同志们回家”敬老活动,后勤保障部机关和各中心开展退休职工“回娘家”活动,美术学院退休教师参与“醒道”教师作品展,法学院举办“金秋敬老传递薪火”老少共话主题党日活动,生态与环境科学学学院举办“故地叙温情”重阳节活动,生命科学学院举办“重阳敬老传温情”退休教师重阳节活动,外语学院举办“情暖重阳,共话初心” 重阳节主题活动,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举办“重阳敬老·情满心院”退休教师座谈会,设计学院举办“九九重阳,欢迎回家”退休教师座谈会,传播学院举办退休教师返校活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织退休教职工“三看”敬老活动,社会发展学院举办“情暖重阳话传承 智聚银龄谋发展”主题活动,统计学院举办重阳节退休教师座谈会,退休理论组开展“三看”采风活动等。各二级单位通过返校团聚、座谈交流、茶话互动等形式,拉近学校与退休教师距离,倾听退休教师需求与建议,强化情感联结。

七、加强宣传服务平台建设

2025年,利用学校老龄办网站进一步丰富“工作动态”“通知公告”“基层动态”等板块内容,在“服务指南”板块持续更新退休人员申请更换银行卡号、退休活动室使用、退休报到流程、体检通知等实用信息,为退休教职工提供便捷的日常服务指引,保障离退休教职工知情权;发布“银龄招聘”公告、调研课题申报提示等,为老同志发挥余热、参与学术研究搭建渠道。以《华师夕阳红报》为载体,搭建退休生活展示与信息传递平台,鼓励老同志投稿分享感悟,同步传递敬老政策与活动安排。借助老龄办微信公众号,在敬老节当天发出节日寄语,增强宣传时效性与覆盖面。加强宣传服务平台的建设,实现政策宣传、服务指引、互动交流、价值发挥四大功能融合,既让离退休教职工快速获取精准信息与便捷服务,又为其展示风采、参与校事搭建桥梁,进一步凝聚银发力量,助力“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