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银龄教育家精神 助力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

发布时间:2025-01-23浏览次数:10

2024年重阳佳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回信中指出,老年志愿者“多年来,利用所学所长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展现了新时代中国老年人的精神风貌”。作为新时代教育系统践行国家“银龄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旨在将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挖潜退休教师资源优势与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相结合,充分发挥退休教师的有益补充、示范引领作用,服务教育强国建设。华东师范大学作为师范类高校,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落实《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并大力弘扬银龄教育家精神,致力于在新时代教育强国背景下发挥出引领力和影响力。2023年6月,教育部离退休干部局于虹局长来校调研老龄工作,与校党委书记梅兵会谈,重点听取了银龄教师工作情况。2024年12月,教育部原副部长孙尧来校专题调研援疆援藏工作,对学校银龄教师工作寄予厚望,在第五批增加1所对口支援高校的基础上,又增加2所高校。校党委副书记孟钟捷在多个场合向教育部汇报学校银龄教师工作,银龄教师工作案例被推荐至上海市教卫系统获评全市高校离退休工作“最佳案例奖”。

一、弘扬宣传

为更好宣传和弘扬银龄教师的崇高品格和奉献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发挥宣传优势,派出专业团队赴伊犁师范大学挖掘银龄教师援疆故事,拍摄专题宣传片,不仅在校内外新媒体进行报道,还被新疆卫视、新民晚报和学习强国等多家媒体广泛转载,引起了强烈反响,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4名银龄教师心怀“国之大者”,远赴边疆支援西部地区教育发展。年愈七旬的耿文秀老师以博学、严谨、奉献、乐观的生命教育向伊犁师生传递顽强拼搏精神,展现了师者之道和师大风范;热爱生活、兴趣广泛的叶建中老师亲自为学生示范如何做作业和实验报告,不仅承担教学工作,还为学院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出谋划策;两度援疆的戴雪荣老师结合多年野外科考经验,主动请缨指导本科生自然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带领学生实地踏勘和现场讲解;重燃教育理想的马庆发老师倡议并协助学院举办了首届研究生学术论文大赛,点亮边疆学子心灵的热忱和激情。银龄教师们以无私奉献的“银龄力量”,在参与西部地区社会服务、基层治理、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个人“小我”向人民“大我”的融入。“活在当下,敢于担当,教育强国,吾在奋发。”这是师大银龄教师的教育信条。

02银龄教师.jpg


二、选树表彰

2024年,教育部直属高校援疆银龄教师团队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华东师范大学单永奎、耿文秀、马庆发、戴雪荣、叶建中5位银龄教师属于此模范集体。2024年,学校向教育部推荐银龄教师耿文秀老师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耿文秀的先进事迹材料《银龄玫瑰,筑梦边疆》在教育部老干部之家平台上进行了展播。在2024年华东师范大学敬老节庆祝大会上,学校对他们的模范行为进行了表彰,校党委副书记孟钟捷向银龄教师献花,表达最崇高的敬意。耿文秀老师作为银龄教师代表发言,分享他们在援教过程中的点滴感受,让更多人了解银龄教师的奉献精神和教育情怀。学校每年举办银龄教师欢送会和座谈会,校领导亲自出席表达慰问和敬意,还邀请院系和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共同参加,越来越多的干部教师认识到,援派教师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者、桥梁和纽带,在中西部振兴、民族团结、教育帮扶等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

03孟书记与4位银龄教师合影.JPG

DSC07096.jpg

三、支持推动

近年来,学校领导多次带队赴边疆地区看望慰问银龄教师,更大范围调动多方关心支持和资源保障。学校充分利用官网、校报、微信公众号等校园媒体平台,开设专栏报道银龄教师的先进事迹,把银龄教师的教育家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校园文化氛围。为不断续写“老有所为”的新篇章,学校在制度建设、经费支持等方面持续加大“银龄计划”支持力度,不断深化与西部高校的交流合作。学校深入挖掘全校退休教师潜能,充分调动优秀银龄教师继续投身教育事业的积极性,在老年人才资源开发等多个领域积极整合优势资源,持续贡献师大方案,在新时代教育强国背景下努力发挥引领力和影响力,不断践行华东师大人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

微信图片_20240614082312.jpg


微信图片_20240614095025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