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政府可多举措推动高校引领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2025-01-20浏览次数:10

2025年上海两会期间,上海市人大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院长孟钟捷在议案《关于更好发挥高校在构建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中引领作用的建议》中提出关于更好发挥高校在构建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中引领作用的建议。

     

构建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是正式公布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的明确要求。根据议案分析,当前,上海终身教育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课程建设创新不足但市民需求旺盛;终身教育师资力量匮乏;技能人才培养不充分;数字化转型滞后;协同机制松散;终身教育研究需转型等。

议案认为,振兴终身教育,高校具备独特优势。从全球范围看,随着技术革新、人口结构变化、工作方式转型及社会不平等风险的增加,高校正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终身学习的引领者”,其社会服务功能也逐步由“第三使命”转变为“核心使命”。议案提出,高校应积极顺应这一趋势,依托丰富的学科资源和专业力量,凭借深厚的学术积淀和研究能力,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顶层设计、机制创新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支撑。

议案建议,政府可通过以下多项举措推动高校引领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

首先,为更好满足多样化群体的学习需求,建议政府明确支持高校参与终身教育课程体系构建。通过经费支持、项目委托等方式,推动开发与实施面向大学生以外各类群体的终身教育课程,设计精准匹配个性学习需求的模块化课程。结合城市发展需要和国际对话需求,政府可鼓励高校研发气候变化、代际学习、金融素养等新兴领域课程,并将其纳入全市终身教育核心推荐课程。

其次,政府还可委托高校优化终身教育师资培养路径。在学科建设支持项目或学科布局调整中设立明确的时间线,加快支持高校设立“老年教育”等二级学科,或进一步支持“成人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完善课程体系,编写出版系列教材,增强学科支撑能力。政府还可与相关部委协商,尽快扩大终身(成人)教育领域教育博士的培养规模,加速储备研究型与实践型人才。

再次,政府还可支持高校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促进高校与社会各行业的跨领域协作。依托高校建立终身教育大数据中心,研发智能大模型,实时分析市民及机构的人才需求与学习数据,生成个人或者机构的学习画像。借助AI优化学习服务,精准配置与互享资源,优化现有的终身教育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全面助力上海终身教育治理的数智化转型。

最后,政府还可以将服务终身学习纳入政府对高校的评价考核体系,支持发展终身教育研究领域的高校智库,并设立专项开展终身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持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据悉,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正在全力投入研究“构建泛在可及终身教育体系”,力图通过理论创新、实践探索和决策咨询,为构建更具包容性、灵活性和可持续性的终身教育体系提供科学支撑和实用方案。 


相关链接:                

73万上海市民同时在线抢课!代表建议推动高校引领终身教育体系建设_上观新闻

孟钟捷:多举措推动高校引领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新闻—科学网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孟钟捷: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泛在可选的终身教育体系

服务国家战略“大文章” 惠及民生福祉“小切口” 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市民夜校热门课秒空?人大代表:终身教育,高校应发挥更大作用! 

来源: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