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嘉方:社区志愿者

发布时间:2018-07-02浏览次数:202

    周嘉方,党员,原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科院职成所副教授,2009年8月退休。 

 

     把终身教育的理念和经验带到社区。在校时,周嘉方同志从事的教学科研专业是成人教育。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广泛传播和上海开展社区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化,周教授参与了本市社区创建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许多活动,形成和积累了丰富的理念、经验和实践方法,也获得了不少成果。

       退休后,在居家所在社区——长宁区江苏路街道福世居委会,在一次街道组织的社区建设座谈会上,周嘉方教授做了有关终身教育理论与社区教育实践的发言,结果一下子被社区领导给“逮”住了。街道分管领导、关工委主任找周嘉方去约谈;居委会书记和文教干部到他家请周老师“出山”。想到社区的需要,领导信任,自己多年搞这个专业且了解情况,周老师就欣然应允了。没想到,这一干就不可收拾,退休后的周嘉方同志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多了不少“头衔”:街道关工委报告组长及宣传员、居委会党员志愿者副组长、居民区文明创建调研员等。一上手就忙得不亦乐乎:到社区文化中心,进中小学校,访困难居民家庭,暑期活动、节庆活动、交通整治、垃圾分类、禁放烟火……

     在多年的社区工作中,周嘉方同志了解了社区工作千头万绪,事事关乎百姓利,时时连着民生情。“奉献 、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也在件件活动中得到了升华,坚定了践行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和学习型社区建设做贡献的理念。

      加强自身学习,当好社区报告员,做青少年的引领者和指导员。周嘉方同志的工作对象主要是青少年,大多数是正在接受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青少年学生。在改革开放时代,“互联网+”信息环境下,各类信息铺天盖地全覆盖。在社会变迁中各种正负能量交织呈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合力还难以形成,这些社会特征对于正在成长中的、世界观尚未形成的、社会阅历经历都很浅薄的青少年来说,如果缺少正确的引导和指点,往往会出现迷茫、困惑和不解,出现生理、心理的种种障碍。为此,周嘉方和他的团队既要理直气壮地宣传好正能量,又要循循善诱地开导好下一代,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尽心尽责,他认为,作为一个报告员,理应具备这种思想境界和责任担当。近三年来,周嘉方结合国家发展大背景,开讲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倡导主旋律”、“孝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解读”、“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庆祝建党95周年”以及“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等主题报告,听众达800人次,产生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受到了街道领导和区关工委领导的肯定。

       由于周老师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他在去年十月被长宁区关工委评为“优秀报告员”。在荣誉面前,周老师更觉一份责任和担当,他表示要再接再厉,勇于进取,加强学习,增强责任心,弘扬社区志愿者的精神,为社区建设及居民素质的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