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5年6月11日华东师范大学第二期退休支部书记微论坛上,生命科学学院退休教工党支部等4位支部书记分别介绍了学习体会和支部工作做法经验。为进一步促进交流,学习典型做法,我们将这些交流发言材料进行发布。
一、新时代离退休党建工作的形势与挑战
近年来,从中央到上海市相继出台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文件,明确提出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强化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要求,凸显了这项工作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深切感受到新形势下的多重挑战:
1.党员队伍结构变化:退休党员数量逐年递增,高龄党员占比提升,部分同志因身体原因难以参与组织活动;
2.思想动态复杂化:部分党员因社会角色转变产生失落感,或受外界思潮影响出现思想偏差;
3.组织管理难度加大:党员居住地分散、高龄化加剧,传统集中学习模式面临效率挑战。
二、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以理论学习为核心抓手
(一)学习内容求新:紧扣时代脉搏,筑牢思想根基
支部始终以党的创新理论为学习主线,精选学习内容体系:
1.核心理论学习:系统组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习;
2.政策法规研读: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等文件;
3.教育专题学习:结合全国教育工作大会精神、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开展专题研讨。
学院党委为党员购置发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党的二十大文件汇编》《党章》等权威资料,确保理论学习“有书可读、有章可循”。
(二)学习方式求活:多维创新载体,提升学习质效
1.强化自主学习基础: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要求党员以自学为主,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
2.构建信息化学习矩阵:依托党员微信群推送高质量学习资源,2024年累计推送15场在线报告,覆盖政策解读、理论前沿等主题;发挥专业优势创新学习形式:陈承明教授连续50天推送二十大报告学习心得,形成“每日一篇”学习品牌;线上学习成效显著,支部党员提交心得体会40余篇。
3.精准化服务保障: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党员“送学上门”;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零容忍》,以可视化方式强化党纪教育。
4.沉浸式实践教学:开展“三看”活动(看改革成果、看经济发展、看社会进步),走进苏州博物馆,开展“情牵历史,初心如炬”主题研学;赴红色教育基地开展“追寻红色史迹,强化纪律意识”党日活动,实现党史学习与党纪教育融合推进。
(三)专题学习求深:线上线下联动,深化学习成效
支部建立“集中培训+专题研讨+心得交流”闭环机制:
2024年12月,围绕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专题报告,举办“教育强国,使命担当”线上交流会,17位党员结合教育实践分享感悟;
2025年4月,以张忠军教授报告为契机,开展“锤炼党性修养,筑牢信仰之基”主题研讨,22位党员参与交流,身患重病的党员也坚持提交书面心得。
创新“图文结合”整理方式,将党员照片与心得同步编辑,助力新退休党员快速融入组织。
(四)民主评议求实:书面汇报赋能,激发先锋活力
针对党员居住分散的特点,2024年12月试点“书面自评+组织评定”民主评议模式:设计包含党费交纳、参加组织活动、完成交办任务、关心公益事业、遵守党纪党规、维护党员形象等6项指标的自评表;支委会综合评定后,对16位优秀党员进行学院层面宣传,形成“比学赶超”氛围;该模式有效弥补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党员参与率达92%,为流动党员管理提供新思路。
三、结语与展望
尽管我们在离退休党建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探索,但仍存在学习形式创新不足、高龄党员服务精细化程度有待提升等问题。未来,支部将以“上海市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创建为目标,持续在理论学习常态化、组织生活规范化、作用发挥特色化上下功夫,让银发力量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经济与管理学院离退休党支部书记 徐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