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师节与敬老节双节同庆的温馨时刻,上海市老教授协会养老服务中心居家养老(华师大)服务站送来一封饱含真情的感谢信,表扬一位为老服务一线榜样——师大一村块组长徐琪华老师。她以近一年的无私付出,为老教授居家养老服务筑牢“最后一公里”的温暖防线,也成为老龄办推动校园养老服务提质增效过程中,基层力量发光发热的生动缩影。
自居家养老(华师大)服务站成立以来,徐琪华老师便主动成为服务站的“坚实后盾”。面对部分需要上门服务却不熟悉路线的老教授家庭,即便曾有腿脚受伤的旧疾、行动多有不便,她仍在高温天气里毫无怨言地带头引路:陪着服务人员爬楼梯、逐户走访,汗水一次次浸透衣衫,却始终用耐心与热心帮服务团队精准对接需求,让老教授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服务。
每逢服务站举办活动,徐老师更是“随叫随到”的得力帮手。从活动筹备到现场协调,她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用饱满的热情感染着身边每一位工作人员与参与活动的老教授,让忙碌的活动现场始终充满家一般的温暖,也让服务站的活动氛围愈发浓厚。而在服务站福锦轩康复室运营后,徐老师又主动扛起了“守护者”的责任:每天清晨准时到岗开门,确保老教授们能按时使用康复设备;傍晚细致检查、锁好门窗,还会默默清扫康复室与洗手间的卫生,从地面清洁到物品归置,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让每一处空间都整洁舒心,为老教授们打造了安全、干净的康复环境。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藏在每一个细致的日常里;没有轰轰烈烈的承诺,却化作服务站稳步前行的力量。” 这是感谢信中对徐琪华老师的评价。在老龄办推动校园老龄服务工作的过程中,正是无数像徐琪华这样扎根基层的“守护者”,用无私与热忱搭建起服务老教授的“连心桥”。
华东师范大学老龄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徐琪华老师的事迹不仅是个人品德的体现,更彰显了校园社区邻里互助、关爱老人的良好风尚。未来,老龄办将继续携手各基层块组、服务站点,挖掘更多身边的暖心榜样,进一步完善校园养老服务体系,让更多老教授在温馨、便捷的环境中安享晚年,共同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校园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