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五批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已启动实施,敬请关注!

发布时间:2024-11-17浏览次数:10

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第五批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有关实施工作的通知》(教师厅函〔2024〕23号)要求,我校对口支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西昌学院、伊犁师范大学和宁夏师范大学(今年新增),上述高校现正在制定2025年春季学期银龄教师招募计划,等具体方案出台,我们将及时在老龄办网站转载相关信息,请有意愿且符合条件的退休教师们密切关注。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简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前身为北京石油学院,创办于1953年,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为我国石油高等教育奠定了探索发展之基。2015年10月21日,教育部批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建设克拉玛依校区,标志着学校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道路上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2016年,校区首批本科生入学。8年来,校区坚持“立足新疆、面向西部、服务全国、辐射中亚”的办学定位和“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服务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完善教育教学布局,健全人才培养体系,丰富深化办学内涵,努力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时代新人。校区传承学校70余年的深厚办学积淀,立足地处石油石化产业基地的区位优势,在学校“一校两区多点”办学新格局下,着眼国家、区域和行业发展需求,在学科布局、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建设规划等方面与校本部差异化融合发展。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体现了对学校办学追求和育人成效的肯定。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校区现有在校生约9400人。校区依托学校办学特色与优势,面向自治区能源领域发展需求和“九大产业集群”建设,布局了“双一流”学科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依托对口支援“19+1”共建平台全面推进西部地区人才紧缺专业发展,打造优势学科专业集群,现有本科专业26个,覆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6个学科门类。入选自治区重点学科2个,自治区重点专业2个,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自治区一流本科课程19门。校区办学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育教学成果奖5项。校区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价值理念引导毕业生在西部基层建功立业,历届毕业生中有1/3学生升学,1/4留在新疆就业。

系统构建“派引援育”人才队伍建设机制。校区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在校本部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对口支援平台,创建了校本部派遣、外部引进、高校援建、合力培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现有教职工740人,其中专任教师513人,高级职称和博士占比均超过55%。全职引进中科院院士1人,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自治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13人,自治区“天山英才工程”9人,自治区天山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各级各类人才项目称号达到126人次。

凝练培育校区核心竞争力。校区坚持将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落地建设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分室,校企共建非常规油气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西北研究中心、新疆多介质管道安全输送重点实验室,加快科研团队培育,近年来科研能力进步显著,获批首个国家级重大项目、首个省部级创新团队。坚持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落实两个“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理念,成立数智油气现代产业学院,牵头成立新疆新工科教育联盟,建立了39个稳定、优质的企业工程实践平台,累计聘用353名企业兼职教师参与人才培养,获批国家级新工科项目3项、新文科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7项,努力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应用研究示范区。

切实提升办学服务能力。校区聚焦国家油气安全重大战略需求,围绕自治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和“九大产业集群”建设,推动有组织科研,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3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自治区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发起成立新疆能源行业CCUS创新发展联盟,加快“双碳”领域协同创新。在全疆首批“一事一议”引进战略人才项目中全职引进中国科学院王铁冠院士团队,在CCUS领域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中石大贡献。深度服务文化润疆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展大中小协同育人合作,分别联合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与克拉玛依市共建天山研究院、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中心,围绕区域发展重大课题开展研究,不断加强资源汇集、要素整合,育人才、出成果、创一流。

新时代新征程,校区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牢记嘱托、勇担使命,走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之路,全面建设“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丝路区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基地、面向中亚为主的科技与文化交流基地、西部高等教育和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示范基地,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西部建设者,为建设能源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贡献校区力量。(更新时间:2024年8月)

西昌学院简介

西昌学院位于全国最大彝族聚居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学校肇始于1939年北洋工学院内迁创建的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应用办学源远流长,实践育人特色鲜明。几经变迁,2003年教育部批准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凉山大学、凉山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西昌学院。学校是四川省首批整体转型试点院校,国家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100所应用型本科高校,也是全国新建本科院校中唯一一所省、部、委共建高校。2022年,学校被增列为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受援高校,由中国农业大学对口支援。现有安宁、邛海两个校区,占地1900亩,建筑面积45.6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1.96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11亿元,纸质图书250.66万册,数字资源量1036.97万册,全日制在校生18365人。

人才强校,效果显著。学校现有教职工1340人,专任教师1093人,其中正高职称116人、副高职称294人,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的专任教师95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7人,省突出贡献专家及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7人;州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5人、凉山州菁英计划人才2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峨眉计划、青城计划、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四有”好老师、四川省教学名师、四川省师德标兵、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四川省“三八红旗手、四川省优秀教师”等10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个。

教研教改,成绩突出。学校自升本以来,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73项。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个、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7个。省级教育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教学团队8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特色专业6个、应用型示范专业6个、“课程思政”示范专业2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卓越培养计划项目”8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应用型示范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共77门。在省属同类院校中,教改成果名列前茅。

特色科研,有声有色。学校以特色资源研究为重点,是地方资源开发的研究基地。学校现有各级科研平台40个,重点开展以自然资源、农业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为主的科学研究。获国家级项目立项39项,省、州科技进步奖68项,获省级哲学社会优秀成果奖18项,选育作物新品种28个,获得国家专利361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34项,推广转化科技成果124项。学校被授予“四川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先进单位”。

社会服务,广获好评。学校按照“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发展思路,坚持“应用型、地方性、协同化”办学理念,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以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重点,是地方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为地方培养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近20万。全州县处级干部的50%、中小学校长及骨干教师的70%、高层次农牧人才的80%、水电和建筑领域技术骨干及高层管理人员的85%均毕业于西昌学院。近年来,围绕地方人才需求,依托“四川省彝汉双语师资培训基地”“四川省普通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等平台,为地方培养更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永久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心,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基地。依托“彝族文化研究中心”“民族团结发展研究中心”,积极开展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研究。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将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融入人才培养。在彝族母语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等方面全国领先。先后获“国务院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四川省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四川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以服务地方为己任,是助力凉山乡村振兴的行动基地。充分发挥智力、人才优势,集中力量开展教育、科技、文化、产业和消费帮扶,全力支持凉山乡村振兴。开展“6+1+1”彝区顶岗支教、“一村一幼”“姚基金”志愿者支教等助推教育帮扶。在脱贫县建立产业示范基地和“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开展科技服务、技术指导、培训和科普宣传等,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助农增收致富。开展文化艺术服务和彝区乡村美化等活动,推进移风易俗和乡村文明建设。每年组织2000余名志愿者深入凉山17个县市开展宣传教育,助力彝区“禁毒防艾”攻坚战。学校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四川省预防艾滋病教育试点高校”。2018年,彭丽媛大使到校参加“红丝带青春校园行”活动,充分肯定了学校在“禁毒防艾”工作上取得的成绩,并为学校“青春红丝带志愿团”授旗。

对外合作,内容丰富。学校和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深圳市讯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百余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共建新工科产业学院;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华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与意大利巴勒莫大学、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世纪大学、马来西亚英迪国际大学、匈牙利佩奇大学、法国巴黎视觉设计与传达学院、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等签订合作协议,选派近百名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出国交流访问;现有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老挝、科特迪瓦、加蓬等国留学生在校就读。

面向未来,学校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凉山、面向四川、辐射西南,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数据截止2023年9月)

伊犁师范大学简介

伊犁师范大学位于“塞外江南”——伊犁,是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长期以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用胡杨精神育人、为兴疆固边服务”,扎根边疆76载为社会培养了近13万名政治可靠、专业过硬、扎根边疆、甘于奉献的各民族优秀人才,充分发挥了戍边固边、稳边安边的历史作用,为新疆特别是伊犁州的教育发展、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提供了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尤其是为边疆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被誉为“天山脚下人才摇篮 伊犁河畔教育名校”。先后涌现出了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阿孜也夫、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泰来提、全国优秀教师居努斯汗、全国优秀教师易延坚、全国模范教师汤建钢等模范人物,尹志礼、黄以能等扎根边疆、奉献边疆的优秀教师。学校曾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自治区民族团结先进集体”“自治区党建工作示范高校”等荣誉称号。

历史沿革:学校前身是1948年成立的新疆省立伊犁专科学校,1951年,除师范专业外,学校其他专业全部并入新疆学院(新疆大学前身),1953年更名为伊犁师范学校,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定名为伊犁师范学院。2006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8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伊犁师范大学。

办学定位:按照教育部对我校的办学要求,学校确立了“建成区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新时代高水平师范大学”的办学定位,明确了“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总目标,确立了“建设扎根边疆、服务边疆的新时代高水平师范大学”的发展目标定位。

学科、专业设置:设有18个实体学院,另有土木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矿业工程学院3个备案筹建学院。现有64个本科专业,涉及10个学科门类。现有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区域国别学)和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法律、教育、体育、新闻与传播、电子信息、资源与环境,旅游管理、音乐),覆盖58个二级学科(专业领域)。拥有3个自治区“十三五”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1个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哈萨克语言),2个自治区紧缺人才重点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物理学);有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法学、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小学教育)、10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化学、应用物理学、学前教育、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哈萨克语言、思想政治教育、生物科学、音乐学、广播电视学、环境科学、旅游管理)、3个自治区重点专业(生物科学、应用化学、应用物理学),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幼儿园课程),22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经济法学、幼儿园课程、复变函数、近世代数、心理学、中国画技法、物理化学、经济法学、声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语言实习、遥感与GIS综合、企业财务会计仿真实训、大学英语(1-2)、力学、中国古代文学、传播学概论、地质学基础、大学英语3、Python语言程序设计、普通心理学、高等数学、历史学科课程与教学论)。

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502人,专任教师1091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246人,硕士研究生学历776人,在读博士研究生142人;高级职称355人、中级职称408人。另有兼职教师304人、“银龄计划教师”3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自治区教学名师3人,自治区教学能手10人;自治区“天山英才”—战略科学家1人、“天山英才”计划—教育教学名师1人、“天山英才”计划—新疆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3人、“天山英才”计划—自治区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3人;自治区“天池英才”特聘教授15人、“天池英才”创新领军人才2人、“天池英才”青年博士8人;智力援疆创新拓展计划援疆小组团6个、智力援疆创新拓展计划柔性援疆人才2人;先后聘任名誉教授10人,特聘教授45人,客座教授43人。学校教师在各类教学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获得国家级、自治区级各类教学竞赛奖多项。

科学研究:近三年来,获批国家级项目38项、省部级项目152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93项,各级各类项目经费总额14763.13万元,其中纵向项目1598项,资助经费12475.74万元,横向项目125项,到校经费2287.39万元。共获省(部)级及以上各类科研成果奖励6项,出版学术著作25部,申请专利180项;发表论文3360篇,其中高水平学术论文1204篇;被政府采纳咨询报告77项。

教学科研平台:现有各级各类科研平台38个,其中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含培育)10个,分别是自治区重点实验室3个、自治区工程中心1个、自治区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基地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备案)、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培育)1个、自治区教育系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与实践基地”1个、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立法研究咨询基地1个、与伊犁州共建平台1个;厅局级科研平台1个,即自治区教育厅重点实验室1个;伊犁州科研平台3个;校级科研平台24个。有自治区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

学生人数:学校面向全国29个省、区、市招生,现有在校生27264人,其中本科生25456人,硕士研究生1808名。男生1.00万人,女生1.72万人,疆内1.62万人,疆外1.10万人,汉族1.65万人,少数民族1.07万人。有成人学历教育学生4913人,成人非学历教育学生4896人。

办学条件:学校现有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1935.98亩,教学行政用房19.68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13.87万平方米;宿舍19.42万平方米。有21个单位直属管理的实验中心,使用面积35521平方米。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2.07亿元,教学实验仪器设备12070台(套),图书馆藏书190.69万册,电子数据库30个。

当前,学校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秉承“品正学实”的校训,传承“爱国、崇德、勤奋、求实”的校风、“学高身正、敬业树人”的教风、“勤学敏思、尚德弘志”的学风,聚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申报、“新工科”建设三件大事,全面推进综合改革,高质量发展见实见效,正向着扎根边疆、服务边疆的新时代高水平师范大学的建设目标稳步前进。(数据截止至2024年10月)

宁夏师范大学简介

宁夏师范大学坐落于宁夏南部六盘山下历史名城——固原市原州区,隶属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管理,是宁夏唯一的师范类本科院校。

学校前身为1975年建立的六盘山大学,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时任固原地委副书记胡启立任六盘山大学筹备小组组长、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组长。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六盘山大学基础上建立固原师范专科学校,1994年更名为固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宁夏师范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2012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并于2013年开始招生。2013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同年,获得地方公费师范生培养资格。2016年成为宁夏首批整体应用转型试点高校、自治区“西部一流”学科建设单位,获批外国留学生招生资质。2018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自治区高水平本科教育试点学校、自治区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学校。2019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1年11月,获批“自治区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2023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将宁夏师范学院列入2024-2026新增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宁夏师范大学。

建校40多年来,学校深深扎根宁夏南部山区,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为己任,几代宁师人恪尽职守,风雨兼程,诲人不倦,薪火相传,发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革命精神,坚持“红色基因一脉相承,家国情怀一条主线,务实教学一以贯之,服务基层一心一意”的办学传统和“开放办学、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办学理念,秉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校训,倡导“勤奋、求是、创新、奉献”的校风,“敬业爱生、博学力行”的教风和“勤学善思、知行合一”的学风,为社会累计培养各类人才5万余人,被誉为“六盘山下人才基地,宁南山区教师摇篮”。

学校现有古雁、文苑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92.84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32.25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行政用房18.79万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7.38万平方米。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133.61万元。中外文纸质图书114.49万册,数字资源109万种,拥有中外文数据库23个。《宁夏师范学院学报》面向全国公开发行,是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学校现有教学单位15个、教辅单位8个、科研单位2个、党群行政单位19个。在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理学、工学等4个学科门类共有1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8个学科门类41个普通本科专业,初步形成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不同层次,全日制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成人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等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有自治区一流学科3个、自治区优势特色学科1个、自治区重点学科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11个,其中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分中心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技术创新中心2个、自治区高校科技创新平台2个、培育平台1个,自治区新型高校智库1个、自治区基础教育研究中心1个。有校级重点学科17个、研究(工程)中心6个、产学研合作育人基地9个、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自治区一流专业建设点10个,自治区一流基层教学组织9个,自治区“卓越拔尖人才培养班”6个,自治区“一流课程”42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

学校现有教职工805人,其中专任教师610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65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4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7.38%,有博士138人,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4.26%。专任教师中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国家档案工匠型人才1人,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1个,自治区第四批“国内引才312计划”1人,自治区第五批“海外引才百人计划”1人,自治区“313人才工程”2人,获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4人,有自治区领军人才培养工程8人,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7人,自治区“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6人,自治区“塞上名师”1人,自治区“塞上文化名家”1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5人,自治区优秀教师6人,自治区学术带头人5人,自治区先进工作者2人,自治区师德标兵1人,自治区三八红旗手2人,自治区巾帼建功标兵1人,自治区“9.10”教育奖章1人。固原市“六盘英才”2人,固原市“六盘名师”1人。

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生9919人(含公费师范生1796人)、本科预科生262人、在校研究生612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籍学生2641人。学校加强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力度,积极拓宽就业渠道,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0%左右。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2022年入选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重点支持院校,与宁夏大学实施联合办学,与华东师范大学建立对口支援关系,与东北师范大学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同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闽南师范大学、长沙师范学院、湖北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西安音乐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台湾屏东大学、静宜大学、树德科技大学,韩国又松大学、突尼斯国家高等教育学院、新西兰马尔伯勒理工学院,马来西亚苏丹依德里斯教育大学、英迪国际大学,新加坡博伟国际教育学院等20余所国(境)内外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学校先后2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被原国家教委授予“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称号,是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首届“全国文明校园”,是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和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被自治区党委、政府评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是自治区“文明校园”“依法治校示范校立项建设单位”,多次获固原市“平安校园”称号,被固原市评为“园林式单位”。学校是“三北”地区高师院校协作会议成员单位、全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一带一路”高校联盟成员单位。

“十四五”时期,学校确立了“升大创博”新目标,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师范教育办学主体,突出教师教育优势特色,推进文法、理工、艺术、体育多学科协调发展,以培养造就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人才为方向,以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为目标,以服务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到2025年,建成教师教育特色优势鲜明、服务地方发展能力强的西部地区高水平师范大学和国家师范教育基地。(以上数据截至2024年6月)